山西面塑

山西面塑的简介:
山西面塑文化由来已久,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,民间俗称“面人”、“面羊”、“羊羔馍”、“花馍”等,各地叫法不一,形态各有特点,它们大都出自山西农村乡镇家庭妇女之手,以上等面粉为原料,经过揉面、造型、笼蒸、点色而成,大都造型夸张、简练、质朴、民间和地方特色鲜明,而后延续到城市,发展到通过非食用的,防腐、防干裂、易存放的配比特点,用艺人灵巧的双手,捏制出精细的、生动的、有故事情节的、有文化内涵的纯观赏意义的面塑艺术品。
山西面塑的用料:
面粉300克 | 酵母1/4茶匙 |
温水140克 |
教您山西面塑的家常做法,怎么做山西面塑好吃
一、【白面面团的和制与发酵】:酵母1/4茶匙放入小碗中
二、加入140克温水,用筷子搅拌均匀,静置5分钟
三、面粉300克放入和面盆中,用筷子在上面扎个小洞
四、酵母水分次倒入面粉里
五、用筷子把酵母水与面粉搅拌均匀,形成雪花状的面絮
六、用手把所有的面絮揉合在一起
七、揉成光滑的面团,盖一块湿布放一边饧制40分钟左右
八、待面团发酵至两倍大
九、用手指再面团上按个小洞,面团不回缩就发酵好了
十、【粉色面团的和制与发酵】:准备苋菜1小把摘去老根,用清水冲洗干净
十一、锅内放入少量的清水大火烧开,放入苋菜焯煮1分钟,沥水捞出放至微温
十二、用手握着捞出的苋菜挤出苋菜汁,放入1/8茶匙酵母,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
十三、面粉100克放入和面盆中
十四、苋菜酵母水分次倒入面粉里
十五、用筷子把酵母水与面粉搅拌均匀,形成雪花状的面絮
十六、用手把所有的面絮揉合在一起,揉成光滑的面团,盖一块湿布放一边饧制40分钟左右
十七、待面团发酵至两倍大
十八、用手指再面团上按个小洞,面团不回缩就发酵好了
十九、【面团的揉制与分割】:发酵好的白色面团放在案板上,用手反复揉几次,排出面团里的气体
二十、揉好的面团切下一小块,面团里没有明显的气泡,面团就揉好了
二十一、揉好的面团分割成大小均等的80克面剂子3个,作为动物的身体备用
二十二、剩下的白面团分割成大小均等的5克面剂子12个,作为动物的腿备用
二十三、剩下的面团分割成大小均等的10克面剂子6个,作为动物的角备用
二十四、发酵好的粉色面团放在案板上,用手反复揉几次,排出面团里的气体
二十五、将面团揉光滑
二、揉好的粉色面团分割成大小均等的20克面剂子3个,作为动物的外皮
二、剩下的面团分割成大小均等的5克面剂子6个,作为动物的耳朵备用
二、【动物形状的捏制过程】:取80克重的白面剂子1个,用手反复揉几次
二、把面剂子揉成光滑的圆形面团
三、圆形面团按扁,用擀面杖擀制成大一点的圆形饼坯
三、准备好自制的红枣泥馅(枣泥馅的做法请点:两步自制最原汁原味的枣泥馅——家庭自制枣泥馅)
三、取适量的枣泥馅放在圆饼坯里,像包包子一样把枣泥馅包裹在面坯里
三、用手把收口处捏紧缝合
三、用手掌心把做好的包子状饼坯搓成椭圆形状,这样动物的身子就做好了
三、取20克重的粉色面剂子1个,用手反复揉几次
三、把面剂子揉成光滑的圆形面团
三、圆形面团按扁,用擀面杖擀制成大一点的椭圆形饼坯
三、椭圆形饼坯盖在制作好的动物身体上,露出一部分作动物的脸部
三、取5克重的白色面剂子4个,用手揉成光滑的圆形剂子
四、用手把圆形剂子按扁
四、按扁的剂子粘到动物身体的下方,作为动物的腿
四、取10克重的白色面剂子1个,用手掌心搓成水滴形状
四、用一个小刀之类的器具,在水滴状的剂子上间隔压出折痕
四、用手指捏着水滴状剂子的粗端部位,把剂子卷曲
四、一直卷到剂子的尖端部位,这样动物的角就做好了,同样的方法再做另一个
四、把做好的两个角粘到动物的头上
四、取5克重的粉色面剂子2个,用手揉成光滑的圆形剂子
四、用手掌心把圆形剂子搓成椭圆形状
四、用大拇指的指腹在椭圆形剂子上按压,使椭圆形剂子形成中间凹陷的形状,这样动物的耳朵就做好了
五、做好的耳朵粘在动物的头上
五、用两个黑豆和1颗红豆分别作为眼睛和嘴巴,粘在动物的脸部
|||做法2(蒸制过程)
一、锅里放入足量的清水
二、支好蒸架,上面铺一吸油纸
三、做好的动物形状馒头放在蒸架上#p#分页标题#e#
四、盖好锅盖,大火蒸制约30分钟左右,至馒头熟
五、不要开锅盖,让馒头在锅里继续焖制3分钟左右,打开锅盖取出